瘟疫和温病有什么区别联系?概念有什么不同?

2024-05-06 20:32

1. 瘟疫和温病有什么区别联系?概念有什么不同?

概念区分:
瘟疫是一种大规模流行的传染病。温病呢,是由于外感病邪引起的疾病,有些具有传染性,有些没有传染性,两者病情严重性不一样。

“温病实际上包括了现代医学所说的多种急性传染病,急性感染性疾病,和一些其他发热性疾病,其中多数确有程度不同的传染性,但也有一些是没有传染性的,因此不能认为温病就是温疫,把二者混为一谈。但也要看到,温病中确有不少病中是可以传染的。”
“温病是温热性质的外感病。”
“温疫是温病中具有强烈传染性,并可引起流行的一些疾病,大多来势凶猛,病情严重。”
值得注意的是,教材中使用的是“温疫”,而非“瘟疫”。
书中有说,即使温病没有明显的传染与流行,当仍是具有传染性的,所以又不可以将两个概念对立。
感受温邪所引起的一类外感急性热病的总称。又称温热病。属广义伤寒范畴。以发热、热象偏盛(舌象、脉象、便溺等热的征象)、易化燥伤阴为临床主要表现。

温病范围:
温病包括范围很广,一般外感疾病中除风寒性质以外的急性热病,都属于温病的范围。例如风温、春温、暑温、湿温、伏暑、秋燥、温毒等。温病属常见病,其发生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大多起病急骤、传变较快,且多数具有程度不等的传染性、流行性。温病的治疗,应以清热存阴为基本原则。



瘟疫和温病有什么区别联系?概念有什么不同?

2. 温病与温疫,温毒在概念上有什么联系与区别

温病与温疫、温毒均是医学上的名词。
一、三者的概述不同:
1、温病的概述:感受温邪所引起的一类外感急性热病的总称,又称温热病。
2、温疫的概述:瘟疫是由于一些强烈致病性微生物,如细菌、病毒引起的传染病; 一般是自然灾害后,环境卫生不好引起的。
3、温毒的概述:温毒是指感受温毒病邪所引起的具有肿毒特征的一类温病。
二、三者的范围不同:
1、温病的范围:温病包括范围很广,一般外感疾病中除风寒性质以外的急性热病,都属于温病的范围。例如风温、春温、暑温、湿温、伏暑、秋燥、温毒等。温病属常见病,其发生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大多起病急骤、传变较快,且多数具有程度不等的传染性、流行性。温病的治疗,应以清热存阴为基本原则。
2、温疫的范围:从古至今,人类遭遇了无数的瘟疫,其中有些瘟疫特别严重,对人类后代的影响巨大的有:非典、鼠疫、天花、流感等。
3、温毒的范围:大抵包括二类疾病,一类是头面、口腔、咽喉感染的化脓性疾患,如继发性化脓性腮腺炎(发颐)、扁桃体周围脓肿、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等;另一类是急性流行性传染病,如流行性腮腺炎(痄腮)、猩红热、斑疹伤寒等。

扩展资料:
温病的分类:
一、按发病季节分:发生于春季的温病称春温、风温,发生于夏季的温病称暑温、湿温,发生于秋季的温病称秋燥,发生于冬季的温病称冬温等。
二、按初起发病类型分:可分为新感温病和伏邪温病两类。
1、新感温病。感邪后立即发病,初起病发于表,以表热证为主。如风温、暑温、湿温、秋燥等。
2、伏邪温病。感邪后不立即发病,邪伏体内,过时而发,或由新感引动而发。初起病发于里,以里热见证为主。如春温、伏暑。
三、按传染性和流行性分:具有强烈传染性和大流行特征的一类温病称温疫;流行性小或不引起流行的称温病。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温病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瘟疫(恶性传染病)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温毒

3. 温疫论的温疫论概述

《温疫论》,温病著作。二卷。明·吴有性撰于1642年。1641年山东、浙江等省疫病流行,医者以伤寒治法无效,枉死颇多。吴氏推究病源,指出是温疫,系感染“异气”(又名杂气或戾气)所致,病由口鼻而入。对瘟疫病因和传染途径的认识,较之前人有较大突破。吴氏参考古今医案,创造了一些较有实用价值的治法。书中详论温疫病因、初起、传变诸症及治法等内容。是在《伤寒论》成书1400年之后医学史上又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有关外感病的论著。它第一次认识到温疫感染于戾气、具有传染性,开温病学说之先河。后世许多温病论著皆受此书的影响和启发。乾隆年间,复有洪天锡补注本,书名《补注温疫论》。嗣后又有郑重光补注本,名为《温疫论补注》,1955年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影印出版。此外又有《医门普度温疫论》,系清·孔毓礼、龚绍林等据吴氏原著加评,其原文和编排次序与《温疫论补注》略异;下卷并集喻嘉言、林起龙、刘宏璧等有关疫病的论述,并附名方及前人疫症治案等。现有数十种清刻本及《中国医学大成》本。

温疫论的温疫论概述

4. 中医如何理解“温疫”?

“瘟”主要指症状,偏重于静态描述,是名词。
“疫”主要指这种症状的流行,偏重于动态描述,是动词。
“瘟疫”指具有某种特征疾病的流行,在语言表达方式上属于主谓结构,比如“感冒流行”,“感冒”是指头疼、发热、无力等症状,“流行”指上述常见症状流行开来,是动词。

清朝
清朝余师愚,著有《疫疹一得》。其在吴又可《温疫论》的基础上,认为疫疹的病因是疠气,指出“一人得病,传染一家,轻者十生八九,重者十存一二,合境之内,大率如斯。”并根据暑热疫的病证特点,创立“清瘟败毒饮”一方,以重用石膏为主,为温疫病的辨证论治开拓了新的境地。
综上所述,中医药学在与温疫长期的斗争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有一套较为完整的理论与临床治疗方法。应该充分发挥中医药治疗急性传染病的作用。

5. 温疫论的介绍

《温疫论》,温病著作。二卷。明·吴有性撰于1642年。1641年山东、浙江等省疫病流行,医者以伤寒治法无效,枉死颇多。

温疫论的介绍

6. .《温疫论》作者是谁?成书哪个时期?

明末清初著名医学家 吴有性。字又可,姑苏洞庭人。  附:《温疫论》简介  成书于祟祯15年(公元1642年)的《温疫论》,提出了当时对传染病的称呼“疫病”的病因是“非其时而有其气”。《温疫论》认为伤寒等病是由于感受天地之常气而致病,而“疫病”则是“感天地之疫气”致病。《温疫论》将“瘟疫”与其他热性病区别开来,从而使传染病病因突破了前人“六气学说”的束缚。《温疫论》在我国第一次建立了以机体抗病功能不良,感染戾气为发病原因的新论点。   温疫论》指出“戾气”的传染途径是通过空气与接触,由口鼻进入而致病。《温疫论》中还指出戾气有特异性,只有某一特异的戾气才引起相应的传染病。该书还认为疗疮、发背等外科病是由于杂气感染,而不是由于“火”。《温疫论》首次把外科感染疫病与传染病的病因划入同一范畴。《温疫论》也十分重视机体抵抗力的重要性。该书认为:“木气充满,邪不可入”,机体抵抗力强,则虽有接触传染的可能,但不大会发病。假如“本气适逢亏欠,呼吸之间,外邪因而乘之”,机体抵抗力减低,又受到传染,则可以发病。 《温疫论》还提出了传染病的传染途径是“有天受,有传染”。“天受”就是空气传染,“传染”就是接触传染。所以书中注明“凡人口鼻通乎天气”’“呼吸之间,外邪因而乘之”。《温疫论》认为传染病流行形式可以是大流行,也可以是散发的。 《温疫论》在传染病的病源、病因以及免疫性、流行性的大量论述都十分科学。尤其在17世纪中叶细菌学出现之前,《温疫论》提出了:“夫温疫之为病,非风非寒,非暑非湿,乃天气间别有一种异气所感”,这种异气即“戾气”。这种学说是十分先进的。《温疫论》对温疫的免疫性的论述也确是十分令人敬佩。书中说:“至于无形之气,偏中于动物者,如牛瘟、羊瘟、鸡瘟;鸭瘟,岂但人疫而已哉?然牛病而羊不病,鸡病而鸭不病,人病而禽兽不病,究其所伤不同,因其气各异。”真是一段绝妙的阐述。 《温度论》记载了不少治疗传染病的新方法。如书中认为传染病初起宜用达原饮,等到病深;些,即所谓“邪毒犯育”时,即不厌“急证急攻”。这些方法都为后世传染病的治疗奠定了基础。 《温疫论》对后世的影响很大,清代一些著名医家如戴北山、杨栗山、刘松峰、叶天士、吴鞠通等,都或多或少地在《温疫论》的基础上有所发挥,有所创造。我国历代医家在与传染病斗争的实践中创造了温病学说。温病学说,渊源于《内经》,孕育于《伤寒论》,产生于金元,成熟于明清。在温病学说的发展过程中,《温疫论》作为我国第一部治疗传染病的专著的贡献是很大的。直至今天,我国应用温病学说的理、法、方、药治疗一些传染病,如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感冒、麻疹、猩红热、痢疾等,取得了很高的疗效。而其中很多地方就是继承和发扬了《温疫论》的理论和经验

7. 吴又可在《温疫论》中所说的温疫发生的部位是()

吴又可在《温疫论》中所说的温疫发生的部位是口鼻。


吴有性强调,温疫的特点:非风非寒,非暑非湿,非六淫之邪外侵,而是由于天地间存在有一种异气感人而至,与伤寒病绝然不同。
不论从病因、病机到诊断、治疗均有区别,必须与伤寒病分开另论。吴又可坚定认为,疠气是杂气中之一,每年都存在。疠气的存在盛衰多少,与地区、四时与岁运有关。感受疫疠之气之后,可使老少俱病。
吴又可详细分析了瘟疫侵犯途径、传染方式和流行特点。他确定,温疫疠气侵犯人体的途径,当是从口鼻而入。其侵犯部位既不在表,也不在里,而是由口鼻侵入,停留在半表半里之间,此处称为膜原。

吴又可所说的膜原,是说明温疫之邪在人体之内,有着外可连于表,内可入于里的特点。他指出,温疫之病所以用治外感病的方法治疗不得痊愈,就是因为此病邪的部位不同于一般外感病的在表或在里,而是在于半表半里的膜原,这个部位是一般药物所不能到达的。
由于其既连表又连里,疠气盛时,则可出表或入里,这时才可根据疠气溃散的趋势,因势利导予以治疗。

吴又可在《温疫论》中所说的温疫发生的部位是()

8. 吴有性在《温疫论》中所说的温疫发生的部位是哪里?

吴又可在《温疫论》中所说的温疫发生的部位是口鼻。


吴有性强调,温疫的特点:非风非寒,非暑非湿,非六淫之邪外侵,而是由于天地间存在有一种异气感人而至,与伤寒病绝然不同。
不论从病因、病机到诊断、治疗均有区别,必须与伤寒病分开另论。吴又可坚定认为,疠气是杂气中之一,每年都存在。疠气的存在盛衰多少,与地区、四时与岁运有关。感受疫疠之气之后,可使老少俱病。
吴又可详细分析了瘟疫侵犯途径、传染方式和流行特点。他确定,温疫疠气侵犯人体的途径,当是从口鼻而入。其侵犯部位既不在表,也不在里,而是由口鼻侵入,停留在半表半里之间,此处称为膜原。

吴又可所说的膜原,是说明温疫之邪在人体之内,有着外可连于表,内可入于里的特点。他指出,温疫之病所以用治外感病的方法治疗不得痊愈,就是因为此病邪的部位不同于一般外感病的在表或在里,而是在于半表半里的膜原,这个部位是一般药物所不能到达的。
由于其既连表又连里,疠气盛时,则可出表或入里,这时才可根据疠气溃散的趋势,因势利导予以治疗。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