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部采取什么措施推进预算绩效管理

2024-05-06 16:22

1. 财政部采取什么措施推进预算绩效管理

有五方面措施:
——扩大管理范围。逐步覆盖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的所有资金和项目。当前重点是把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支出项目全部纳入绩效管理。同时,研究推进税收优惠政策、政府投资基金、政府债务、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投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等方面的绩效管理。
——强化全过程管理。以绩效目标为龙头,将绩效理念和方法深度融入预算编制、执行、结果各环节,构建事前绩效评估、事中绩效监控、事后绩效评价“三位一体”的绩效管理闭环系统。特别是要将绩效管理重心向事前和事中聚焦,从源头防止损失浪费。
——拓展管理对象。预算绩效管理对象由项目为主向政策、部门整体支出拓展,由对地方转移支付为主向地方财政综合运行拓展,形成项目、政策、部门整体、政府财政运行等多层次、全方位预算绩效管理格局。
——改进评价办法。逐步建立以绩效自评为主、重点绩效评价为辅,第三方机构、专家和社会公众有序参与的全系列绩效评价体系,形成点面结合、自我约束和外部监管相互促进的管理模式。
——落实绩效责任。明确各级政府、各部门、各单位的绩效主体责任。部门和单位负责人对本部门、本单位的预算绩效负责,项目责任人对项目预算绩效负责。对预算绩效管理履职不到位和低效无效问题严重的,要依纪依法追责问责。同时,加强绩效结果应用,提高绩效管理的权威性和约束力。

财政部采取什么措施推进预算绩效管理

2. 采取哪些措施推进财政部预算绩效管理系统。

——扩大管理范围。逐步覆盖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的所有资金和项目。当前重点是把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支出项目全部纳入绩效管理。同时,研究推进税收优惠政策、政府投资基金、政府债务、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投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等方面的绩效管理。
——强化全过程管理。以绩效目标为龙头,将绩效理念和方法深度融入预算编制、执行、结果各环节,构建事前绩效评估、事中绩效监控、事后绩效评价“三位一体”的绩效管理闭环系统。特别是要将绩效管理重心向事前和事中聚焦,从源头防止损失浪费。
——拓展管理对象。预算绩效管理对象由项目为主向政策、部门整体支出拓展,由对地方转移支付为主向地方财政综合运行拓展,形成项目、政策、部门整体、政府财政运行等多层次、全方位预算绩效管理格局。

——改进评价办法。逐步建立以绩效自评为主、重点绩效评价为辅,第三方机构、专家和社会公众有序参与的全系列绩效评价体系,形成点面结合、自我约束和外部监管相互促进的管理模式。
——落实绩效责任。明确各级政府、各部门、各单位的绩效主体责任。部门和单位负责人对本部门、本单位的预算绩效负责,项目责任人对项目预算绩效负责。对预算绩效管理履职不到位和低效无效问题严重的,要依纪依法追责问责。同时,加强绩效结果应用,提高绩效管理的权威性和约束力。

3. 如何推进财政预算绩效管理

采取有力措施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初步考虑,有五方面措施:
——扩大管理范围。逐步覆盖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的所有资金和项目。当前重点是把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支出项目全部纳入绩效管理。同时,研究推进税收优惠政策、政府投资基金、政府债务、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投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等方面的绩效管理。
——强化全过程管理。以绩效目标为龙头,将绩效理念和方法深度融入预算编制、执行、结果各环节,构建事前绩效评估、事中绩效监控、事后绩效评价“三位一体”的绩效管理闭环系统。特别是要将绩效管理重心向事前和事中聚焦,从源头防止损失浪费。
——拓展管理对象。预算绩效管理对象由项目为主向政策、部门整体支出拓展,由对地方转移支付为主向地方财政综合运行拓展,形成项目、政策、部门整体、政府财政运行等多层次、全方位预算绩效管理格局。
——改进评价办法。逐步建立以绩效自评为主、重点绩效评价为辅,第三方机构、专家和社会公众有序参与的全系列绩效评价体系,形成点面结合、自我约束和外部监管相互促进的管理模式。
——落实绩效责任。明确各级政府、各部门、各单位的绩效主体责任。部门和单位负责人对本部门、本单位的预算绩效负责,项目责任人对项目预算绩效负责。对预算绩效管理履职不到位和低效无效问题严重的,要依纪依法追责问责。同时,加强绩效结果应用,提高绩效管理的权威性和约束力。

如何推进财政预算绩效管理

4. 如何更有效的推进财政预算绩效管理

采取有力措施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初步考虑,有五方面措施:
——扩大管理范围。逐步覆盖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的所有资金和项目。当前重点是把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支出项目全部纳入绩效管理。同时,研究推进税收优惠政策、政府投资基金、政府债务、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投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等方面的绩效管理。
——强化全过程管理。以绩效目标为龙头,将绩效理念和方法深度融入预算编制、执行、结果各环节,构建事前绩效评估、事中绩效监控、事后绩效评价“三位一体”的绩效管理闭环系统。特别是要将绩效管理重心向事前和事中聚焦,从源头防止损失浪费。
——拓展管理对象。预算绩效管理对象由项目为主向政策、部门整体支出拓展,由对地方转移支付为主向地方财政综合运行拓展,形成项目、政策、部门整体、政府财政运行等多层次、全方位预算绩效管理格局。
——改进评价办法。逐步建立以绩效自评为主、重点绩效评价为辅,第三方机构、专家和社会公众有序参与的全系列绩效评价体系,形成点面结合、自我约束和外部监管相互促进的管理模式。
——落实绩效责任。明确各级政府、各部门、各单位的绩效主体责任。部门和单位负责人对本部门、本单位的预算绩效负责,项目责任人对项目预算绩效负责。对预算绩效管理履职不到位和低效无效问题严重的,要依纪依法追责问责。同时,加强绩效结果应用,提高绩效管理的权威性和约束力。

5. 什么是财政预算绩效管理

财政预算绩效管理是以一级政府财政预算(包括收入和支出)为对象,以政府财政预算在一定时期内所达到的总体产出和结果为内容,以促进政府透明、责任、高效履职为目的所开展的绩效管理活动。
财通财政预算绩效综合管理系统包含了事前绩效目标、事中绩效监督、事后绩效评价、绩效管理结果应用四个环节的全过程管理。涵盖部门预算项目支出、专项资金支出、部门整体支出、竞争性分配资金支出、转移性资金支出、财政支出综合等多种财政资金。

什么是财政预算绩效管理

6. 财政预算绩效管理要注意哪些方面的问题

(二)强化预算支出责任意识,增强绩效理念
一方面,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宣传,同时利用各种媒体形式,宣传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创造良好社会舆论氛围,使市直预算单位和各县区相关部门对绩效管理有更深的认识和理解;另一方面,进一步扩大绩效评价范围,不断增加实施绩效评价的部门数量和项目数量,在达到预算部门和项目单位基本全覆盖的基础上,注重评价实效,强化部门单位的主体责任和绩效意识。
(三)推进预算绩效管理改革,构建效益财政
按照编制有目标、执行有监控、完成有评价、结果有反馈、反馈要运用的目标要求,一是在年度预算的编制过程中,部门单位要根据部门事业发展规划及工作重点,制定绩效目标,并按照绩效目标细化项目内容;财政部门要加大审核力度,选择部分项目开展事前评估试点工作,根据评估结果安排项目经费预算,逐步构建以绩效为导向的资金分配机制。二是加强预算执行的管理,逐步扩大项目绩效监控范围。开展重点项目跟踪问效,掌握项目的实施进度、项目资金管理使用情况、效益实现情况、项目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全面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四)强化财政预算绩效管理,完善结果应用机制
以促进预算管理、推进绩效信息公开、实施结果奖惩为突破口,实现绩效评价结果的有效应用。一是促进预算管理。建立完善绩效报告机制、反馈整改机制以及与预算安排有机结合机制;二是完善绩效信息公开机制。逐步扩大绩效目标、绩效监控、评价结果等绩效管理信息公开范围,实现绩效信息在本部门内部的全面公开;扩大向社会公开绩效信息的范围,选取部分党委政府重视,民众关注度高的项目,对项目的绩效评价全过程进行公开,回应社会关切,接受社会监督。三是实施结果奖惩。建立绩效管理工作考核和结果通报约谈制度,对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表现突出的地区和部门,予以表扬和激励;研究将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考核结果纳入地区和部门工作目标考核范畴,作为评价地区和部门工作的重要依据,作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评的重要内容,逐步建立绩效问责机制。

7. 如何做好财政预算绩效管理?

一、明确预算绩效评价的目的。
绩效评价是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的重要手段,运用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指标、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对财政支出的经济性、效率性、效益性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目的就是要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实现财政资金对产出、产能的高效化。
二、充分掌握绩效管理内容和流程。
绩效管理内容有目标管理、运行跟踪监控管理、评价实施管理、评价结果反馈和应用管理,其流程有事前评价、事中评价(绩效跟踪)、事后评价和结果应用。
三、精准设计预算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财政预算绩效评价最终都要突显在“效”字上来,指标体系的设计是站位要高,要紧紧围绕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职能职责有效设计,要既讲节约,又讲效果。指标的量化、细化要与项目内容相匹配且简明扼要、要做到尽可能的精炼、明晰,富有可操作性强。
四、突出重点有序推进绩效管理工作。
一应处理好财政部门与其他部门的关系,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强化绩效管理观念,形成共识;二是各司其职,密切协作,按照“谁支出、谁填报、谁负责”的原则编制财政预算绩效评价自评表和评价报告;三要加快建立制度体系、绩效管理指标体系,逐步实现绩效管理和预算管理的有机融合;四是选择重点领域、重点部门、重点项目进行绩效评价,不断拓展绩效评价结果的应用范围,推动全面实施绩效管理不断深入。
五、有效应用绩效评价结果,致力于推动项目投资评审工作。
绩效评价结果应用是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落脚点,预算绩效评价得出的结果应该体现出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政策是否得到有效贯彻落实;二是政府及其职能部门是否有效履职;三是公共财政资源是否有效配置。因此,有效应用预算绩效评价结果并非简单局限在预算支出增减和项目是否取消这个层次上,要向更深、更广领域推进。而财政项目投资评审就是财政预算绩效评价的深度延伸,致力推动财政项目投资评价、评审工作,是对项目工程投资概算进行绩效评价与审核、审查的一个重要环节,更是财政资金规范、安全、节约、高效使用的基本保证。

如何做好财政预算绩效管理?

8. 推进财政绩效管理的措施有哪些?

财政支出活动的特性包括:
(1)公共服务性。在市场经济中,政府的主要活动是提供公共产品,解决市场失灵问题,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其根本目的就是为社会公众服务。
(2)非营利性。政府活动是不以营利为目的的,其所提供的公共产品通常都是无偿的,政府并没有从中获得报酬。
(3)力行节约性。政府活动资金的来源是社会公众的税收,财政资金的浪费就是对社会公众资源的浪费,这种浪费是不允许的。财政支出活动的特性要求财政支出绩效,具有与管理学绩效不同的内涵。
首先,公共服务性表明财政支出活动是为社会公众带来利益的,而不是为了政府获得利益。这就要求财政支出绩效应含有社会性的效益内容,即财政支出活动使社会公众获得的各种利益,但不应含有政府获得利益的内容。
其次,非营利性表明财政支出活动没有盈利的考量,这要求财政支出绩效中不应含有政府盈利的内容。
最后,力行节约性要求财政支出绩效中应含有效率的内容,但并不是以最小成本取得最大利润的盈利效率,而是以尽量少的投入取得预定的成效。  
财政支出绩效的内涵应包括效果、经济、效率和效益四个方面的内容。效果指的是财政投入的既定目标的实现程度,即是否取得了预定的成果,成果的质量如何等。经济指的是财政支出的花费是否最少,财政资源的配置是否合理。效率指的是资源投入量和成果产出量的关系,财政支出是否以最少的资源投入量取得一定的成果产出量或者以一定的资源投入量获得最大的成果产出量。效益则是指财政支出取得的成果为社会公众所带来的利益,包括直接的活动效益和间接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等。其中,效果与效益的区别在于,效果是对财政支出项目本身而言,而效益是对项目之外的影响的衡量。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